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概况  >  人员简介  >  正文

人员简介

陈洋洋简介

职  称:教授

研究领域:结构隔减震(振)技术、结构振动控制、工程力学

办公地点:广州大学减振防灾与安全实验室501室

办公电话:020-86394450

电子邮箱:yychen@gzhu.edu.cn

招生专业: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与防护工程、工程力学、土木工程、土木与建筑工程


个人简介:

教授、博士生导师、工程抗震研究中心副主任,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广州市高层次人才青年后备人才,广东省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广州大学“优秀教育工作者”(2017),广州大学“师德标兵”(2021),广州大学优秀教师(2022),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核心成员。2004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力学专业(理学学士);2009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工程力学专业(工学博士,导师陈树辉教授); 2014年3月~2015年4月任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土木工程系访问学者(国家留基委公派,合作导师 S.F. Stiemer 教授)。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纵向科研课题10余项,以及多项重大横向技术研发课题等经费超过2000万元;曾获省部级等科技进步奖6项,发表SCI论文25篇,参编技术标准6部、技术指南1部,授权发明专利26项,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和规模应用,展现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和前景;长期担任Nonlinear Dynamics、Journal of Sound and Vibration、Journal of Building Engineering等学术刊物的审稿人,研究兴趣为工程隔减震(振)、工程振动控制、交通上盖建筑、非线性问题的智能分析方法等。


学术兼职: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45/SC4/ WG9分会委员(橡胶隔震支座)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防震减灾工程分会理事

中国地震学会工程隔震与减震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结构抗振控制与健康监测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广东省地震工程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广州市减震控制与结构安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参与科技获奖:

1. 2019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港珠澳大桥隔减震(振)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2. 2020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75000kN多功能减隔震试验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3. 2021年中国石化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高铁轨道桥梁减振/震关键材料制备及其加工应用技术;

4. 2021年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科技一等奖,深圳市建筑隔震与消能减震技术规程;

5. 2024年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科技奖一等奖,轨道交通车辆基地上盖建筑结构设计标准;

6. 2024年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科技一等奖,地铁车辆基地土地资源高效(集约)利用设计理论与工艺研究.


科研项目:

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22YFC3801201,受灾及典型特殊情况下超高层建筑的振(震)动响应机理及灾变控制技术,2022/10-2025/9,550万元,在研,主持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2278296,模块化层并联橡胶隔振(震)支座及其振震双控机制,2023/01-2026/12,在研,主持

3.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多源危害并重控制的振震双控系统设计方法研究,2025/01-2027/12,107万元,在研,主持

4.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2A1515010338,超高层建筑大型桅杆结构绳系式人工激振系统的强非线性摄动分析理论及参激共振调控机制,2022/01-2024/12,在研,主持

5. 广州城市建设开发有限公司重大技术研发,HT-2021018018, 基于赤沙车辆段项目上盖开发的振震双控技术研发、产业化及项目落地实施,2021/09-2024/09,800万元,在研,主持

6. 中核龙安有限公司(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重大技术研发,LA-BUD-CT-CM-00061-0,重大核设施工程隔减震关键技术研究,2021/07-2022/11,300万元,在研,主持

7. 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大技术研发,GU-EERTC-2020-18,车辆基地土地资源高效(集约)利用设计理论与工艺研究:地铁上盖建筑综合隔震(振)技术研发,2020/05-2021/05,210万元,在研,主持

8.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703600,工业化建筑隔震及消能减震关键技术,2017/07-2020/12,6077万元,结题,课题1第二参加人、项目联系人

9. 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201610010159,非线性隔振技术及其混沌化控制,2016/05-2019/04,结题,主持

10.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6A030313544,强非线性构件孤立波定量分析的双曲函数摄动增量法,2016/06-2019/06,结题,主持

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铁联合基金重点项目,U1334209,强震作用下高速铁路桥梁损伤破坏及全寿命性能设计与控制,2014/01-2018/12,结题,参与

12. 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创新项目,2015KTSCX102,强非线性构件孤立波定量分析方法研究,2016/01-2017/12,结题,主持

1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1102045,强非线性振动系统同(异)宿轨道的定量分析方法,2012/01-2014/12,结题,主持

14.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启动项目,2011040004039, 强非线性振动系统同(异)宿轨道的定量分析方法,2011/10-2013/10,结题,主持

15. 广州市属高校科研项目面上项目,10A024,自激振动同(异)宿分岔的定量分析方法研究,8万元,2011/04-2013/04,结题,主持

16. 广东省高校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育项目,LYM10108,非线性振动同(异)宿分岔广义的双曲函数摄动方法研究,2011/10-2012/12,结题,主持

17. 国家“973”计划项目,2011CB013606,近海重大交通工程结构减震控制理论与方法,2011/11-2016/08,结题,参加(二级子课题负责人)

1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计划项目,90815027,重大工程结构地震损伤破坏的控制原理与方法,2009/01-2012/12,结题,参加(二级子课题负责人)

 

参编技术标准(指南):

1. 国家标准《建筑隔震设计标准》 GB51408-2021

2. 国家标准《橡胶支座 第5部分:建筑隔震弹性滑板支座 》GB 20688.5-2014

3. 地方标准《深圳市建筑隔震和消能减震技术规程》SJG56-2018

4. 地方标准《深圳地铁车辆段上盖建筑结构设计标准》SJG 121-2022

5. 协会标准《建筑工程振震双控技术标准》T/CECS 1234-2023

6. 技术指南《建筑工程振震双控技术应用指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4

7. 行业标准《建筑隔震橡胶支座》JG/T 118,2025


代表性论文:

1. Y.Y. Chen, W.T. Su, S. Tesfamariam, Z.C. Qian, W. Zhao, Z.Y. Yang, F.L. Zhou, Experimental study of magnetic bistable nonlinear energy sink for structural seismic control, Soil Dynamics and Earthquake Engineering, 2023, 164: 107572.  2022. 107572

2. Y.Y. Chen, W.T. Su, S. Tesfamariam, W. Zhao, C.Y. Shen, F.L. Zhou, Experimental testing and system identification of the sliding bistable nonlinear energy sink implemented to a four-story structure model subjected to earthquake excitation, Journal of Building Engineering, 2022(61): 105226. 

3. Y.Y. Chen, Z.C. Qian, W. Zhao, C.M. Chang. A magnetic Bi-stable nonlinear energy sink for structural seismic control. Journal of Sound and Vibration, 2020, 473: 115233, 1-17

4. Y.Y. Chen, Z.C. Qian, K. Chen, P. Tan, S. Tesfamariam. Seismic performance of a nonlinear energy sink with negative stiffness and sliding friction. Structural Control & Health Monitoring, 2019, 26(11): e2437, 1-20.

5. Y.Y. Chen, S.H. Chen, W. Zhao. Constructing explicit homoclinic solution of oscillators: An improvement for perturbation procedure based on nonlinear time transformation, Communications in Nonlinear Science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2016(48): 123-139.

6. Y.Y. Chen, L.W. Yan, R.K.L. Su, B. Liu. Generalization of hyperbolic perturbation solution for heteroclinic orbits of strongly nonlinear self-excited oscillator. Journal of Vibration and Control. 2017, 23(19): 3071-3091.

7. Y.Y. Chen, L.W. Yan, K.Y. Sze, S.H. Chen. Generalized hyperbolic perturbation method for homoclinic solutions of strongly nonlinear autonomous systems.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 2012, 33(9): 1137-1152.

8. Y.Y. Chen, S.H. Chen. Homoclinic and heteroclinic solutions of cubic strongly nonlinear autonomous oscillators by the hyperbolic perturbation method. Nonlinear Dynamics, 2009, 58(1-2): 417-429.

9. Y.Y. Chen, S.H. Chen and K.Y. Sze. A hyperbolic Lindstedt–Poincaré method for homoclinic motion of a kind of strongly nonlinear autonomous oscillators. Acta Mechanica Sinica, 2009, 25(5): 721-729.

10. C.Y. Shen, Y.Y. Chen, X.Y. Huang, P. Tan, Y.H. Ma. Numerical and experimental modeling of a new anti-tension equipment for high-rise isolation buildings. Engineering Structure, 2019, 179: 129-138.

 

代表性授权发明专利:

1. 陈洋洋; 黄智森; 周福霖; 沈朝勇; 龚微; 杨振宇, Three-Dimensional Isolator for Vibration-Seismic Dual Control, 2024. 12. 11, 美国, 发明专利 17/950,370

2. 陈洋洋;  温润球;  黄城荣; 邱月丽; 杨振宇; 周福霖, 振动地震の二重制御の模块化层并联三维隔震(隔振)支承,日本, 发明专利, 2022. 5. 27, 特许第7162950号

3. 陈洋洋; 黄智森; 周福霖; 沈朝勇; 龚微; 杨振宇, 一种用于振震双控的模块化层并联三维隔震支座/隔振支座, 2022. 5. 27, 中国, 发明专利 ZL 202111508575.0

4. 陈洋洋; 李有双; 谢潜; 杨振宇; 谭平; 周福霖, 一种采用菱形支撑的三维隔震装置, 2024.2.13, 中国, 发明专利 ZL 202310838286.X

5. 陈洋洋; 黄智森; 邱月丽; 温润球; 沈朝勇; 龚微; 杨振宇; 周福霖, 一种用于振震双控隔震层的多级阻尼器, 2022.10.28, 中国, 发明专利 ZL 202210091041.0

6. 陈洋洋; 王靖雯; 沈朝勇; 谭平; 周福霖, 一种防屈曲低频橡胶支座, 2019.7.15, 中国, 发明专利 ZL 201910633957.2

7. 陈洋洋; 王靖雯; 沈朝勇; 谭平; 周福霖, 一种嵌套式的多功能隔震橡胶支座, 2022.1.29, 中国, 发明专利 ZL 201911171159.9

8. 陈洋洋; 温润球; 邱月丽; 杨振宇; 罗俊杰; 谭平; 周福霖, 一种用于橡胶隔振支座的应力检测系统及方法, 2023.8.25, 中国, 发明专利 ZL 2022 1 1238459.6

9. 陈洋洋; 沈朝勇; 杨振宇; 林观福; 郑旭升; 周福霖, 一种自复位振震双控隔震支座及隔震支座组件, 2022.10.10, 中国, 发明专利 ZL 202111087834.7

10. 陈洋洋; 温润球; 邱月丽; 杨振宇; 罗俊杰; 谭平; 周福霖, 一种预应力橡胶隔震支座的预应力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2022.8.3, 中国, 发明专利 ZL 202210928044.5

11. 陈洋洋; 林加彬; 沈朝勇; 杨振宇; 龚微; 周福霖, 一种三维隔震层, 2022.9.9, 中国, 发明专利 ZL 202210177020.0

12. 陈洋洋; 林观福; 黄天璨; 黄智森; 王靖雯; 沈朝勇; 谭平; 周福霖, 一种隔震阻尼器, 2021.12.21, ZL 202010173137.2

13. 陈洋洋; 黄宇琪; 吴海彬; 钱志超; 刘志彬; 黄天璨; 谭平; 周福霖, 一种具有可调式非线性能量阱及惯容得调谐质量阻尼器, 2021.8.17, 中国, 发明专利 ZL 202010209930.3

14. 陈洋洋; 陈宇; 林照涛; 邱月丽; 徐丽; 刘彦辉; 黄襄云; 马玉宏; 周福霖, 一种高机动性宽频大出力激振装, 2023.8.4, 中国, 发明专利 ZL 2022 1 0270370.1

15. 陈洋洋; 周福霖; 刘彦辉; 徐丽; 周惠蒙; 张颖; 陈建秋; 黄襄云; 马玉宏; 刘海, 一种绳系式人工激振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2023-10-31, 中国, 发明专利 ZL 2021109330793

16. 陈洋洋; 林昭远; 周福霖; 林峰; 洪国兵; 徐琦; 肖中岭; 李光星; 伍时欢; 曾少青, 一种低频隔振支座, 2023.8.4, 中国, 发明专利 ZL 2022 1 0469202.5

17. 陈洋洋; 谢潜; 李有双; 罗俊杰; 杨振宇; 周福霖,  2024.9.20, 中国, 发明专利 ZL 2023 1 0282304.0